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6章
    整个宋家,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宋家有多热闹,苏家就有多愁云惨淡。
    苏承邺,苏承衍,还有何氏坐在锦杌上,围在老夫人床边。
    听说苏承邺没进去宋家的大门,老夫人神色有些不好看。
    把苏顺慈赶出门的时候,她们还没觉得怎么样。那时候外面都传,说苏家四小姐定是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才被家里赶了出去。
    自古孝道为大,不明真相的人不会说苏家有错,只会觉得是苏顺慈忤逆不孝,才惹的家里长辈大动干戈。
    可今日宋家抬举了苏顺慈,就等于狠狠打了苏家的脸。
    苏家不要的女儿,却被宋家敲锣打鼓迎进门。
    那可是忠义侯府,是苏家垫着脚,都够不到的。
    又寂静了半晌,老夫人叹了口气开口说道。
    “林晚音你请不回来也就算了,她本也不是一般的内宅女人。”
    “但是莲姨娘,你可得给我请回来。”
    苏承邺抬起头,“母亲的意思是,再接他们母女回府?”
    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是苏家风水不好么?怎么一个两个离了苏家,都过的风生水起?
    林晚音还好说,本就是林家女少东,又有父兄子侄撑腰。
    可莲姨娘和苏顺慈,一个苏家的姨娘和庶女,怎么出了府之后,还能遇上这么大的机缘。
    和宋家认了干亲后,苏顺慈以后的姻缘,还有在京城的地位人脉,都会水涨船高。
    苏家三百年没攀上的人家,就这么成了苏顺慈的娘家。
    苏承邺甚至暗自琢磨,要不要找个风水先生看看。
    老夫人见他愣神,不悦地哼道:“老大,你听见我说的话了么?明日你就去,好好请莲姨娘母女回来。”
    “只要他们回来,宋家和苏家便也是干亲了。宋家该给苏家的颜面,也一定会给。”
    苏承邺回过神,“怕是难啊,阿慈那丫头,现在主意也大的很。”
    对苏清妤和苏顺慈这两个女儿,他已经摆不起父亲的架子了。
    面对苏清妤,他很多时候还会隐隐发怯。
    老夫人听他这么说,恨铁不成钢地瞪了他一眼。
    “她们主意再大,你也是老子,还能忤逆你不成?”
    苏承邺心里苦笑,心说这忤逆的还少么?最后也没能拿她们怎么样。
    但是之前他也不是真想赶她们母女离府,不过是父女之间的气话。所以老夫人说接她们母女回来,他也并不抵触。
    “阿慈性子硬有主意,过两日我去跟素莲商量。素莲向来温顺知礼,应该也想回来。”
    苏承邺这么一想,又坚定了去接她们母女的心。心想给她们个台阶,这事也就过去了。
    可惜,他并不了解白素莲。
    自打和宋家认了干亲后,苏顺慈铺子的生意越来越好,惹事的更是没有。
    之后的几日,林晚音定的棉花和苏顺慈定的棉布都陆续抵京。
    苏顺慈自己忙不过来,苏清妤连着几日出府,帮着处理这些事。
    那日听苏顺慈说,苏承邺去了榆树胡同,要接她们母女回苏家。还特意赶着苏顺慈不在的时候,只跟白素莲商议。
    苏清妤当时吓了一跳,忙问莲姨怎么说的。苏顺慈笑着说,她娘亲直接把人给赶出去了,一个笑模样都没露。
    苏清妤这才松了口气,莲姨不犯糊涂就好。
    一晃到了九月初,往年这时候天气已经开始寒凉了,今年却还暖着。下人们本该换上秋衣,却都还穿着夏衫。
    苏清妤精心准备了给卫国公府老夫人的寿礼,又开始挑选贺寿的衣裳首饰。
    “夫人,三表少爷来了,在花厅等着见您。”
    翡翠进来低声禀告道。
    第336章 暖冬?
    苏清妤放下手里的衣裳,起身去了花厅。
    “三表哥怎么来了?有事?”
    林无尘抬起头,温润的眸子看着她,“后日去赵家?苏元恺还在赵家,我有些不放心你。”
    苏清妤在他身边坐下,又亲手把茶续满。
    “表哥别担心,苏宜慧在赵家还不能只手遮天。”
    “这事我已经跟三爷说了,他会安排好护卫。”
    林无尘这才安下心,两人又说起今冬屯碳的事。
    之前苏清妤想起今年冬天是少有的寒冬后,就跟林无尘说过了,倾林家之力屯碳。
    林家从未做过木炭生意,但是林无尘格外相信苏清妤。所以把能调动的银子,都用来囤炭了。
    可本以为入秋就该冷了,却比往年还要暖和不少。
    此时正是各府囤积木炭的时候,但因天气还暖着,不少人都说今年冬日应该不冷。
    所以不少卖木炭的商户沉不住气,已经开始降价了,生怕最后砸到手里。
    木炭不比别的,一年不用,第二年也就不好用了。
    “表妹,那些卖木炭的商户,都开始降价了。”
    苏清妤手指轻抚汝窑茶盏的边缘纹路,“那三表哥是想?”
    林无尘眼尾挑起,闪过一抹狡黠的笑意。
    “我想……收了他们的货。”
    苏清妤轻笑出声,她就知道三表哥和她想的一样。
    “三表哥就这么信我?若真是暖冬,林家可要大伤元气。”
    林无尘支着下巴,晶亮的眸子看着苏清妤。
    “我查了钦天监所有的天象记录,前朝有五次寒灾,三次都是九月份格外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