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你好啊!2010 第200节
    因为这个时候的成绩,跟最终的高考,可能大差不差了。
    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走到了这里,基本上该努力,该复习的都已经努力复习的差不多了,剩下一两个多月的时间,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都很难再有什么提升。
    学校的时间很紧俏。
    往年月考都会给两天的时间。
    但这次只有一天。
    高三的月考,将要在这一天时间之内全部考完。
    上午的四节课考语文数学。
    下午的四节课考理综。
    晚自习的两节课考英语。
    很巧合的一件事情,程行终于在高中时代那么多次的月考中,第一次跟姜鹿溪分在了一个考场,他们两人都被分在了高三文科九班。
    而监考他们的老师,则是高三文科五班的语文班主任齐书海,以及高一二班的数学老师于冬。
    齐书海程行不认识,但是这个于冬程行是认识的,因为这个高一二班的数学老师于冬,就是程行高一时的数学老师。
    那时候于冬最懊恼的事情就是所教的班级里有程行这样的学生,在教程行的那一年里,差点没把他给活活气死。
    因为当年程行有一段时间被陈青给刺激了,想要好好学习,然后跟上陈青的步伐,那段时间他便想要奋发图强,然后就真的拿了一本小学六年级的数学书去于冬的办公室,去问他小学六年级的题。
    当时办公室里有那么多老师在,于冬看到程行拿的书要问的问题后,真的高血压差点上来了,他直接对程行说了句滚出办公室,让他以后不要再来办公室找他来问问题。
    从那以后,程行再也没有拿过数学书,问过任何一个数学老师问题。
    他也再也没有想过要去好好学习,去复习数学。
    那件事情,也让本来就对数学不感冒的程行更加厌恶了起来。
    所以,要不是重生后帮程行复习的人是姜鹿溪。
    有可能他同样也是三分钟热度。
    等数学觉得枯燥无趣,然后心生厌恶之后,便不会再去认真复习。
    因为姜鹿溪的认真,因为她每晚熬到很久才写出的复习计划,最初的程行不想辜负她的一片好心,再加上与姜鹿溪一起复习并不觉得太过枯燥。
    程行才认真地听了下去,并且在最后听懂了之后,感觉到了数学的有趣,感觉到了数字的奥妙,才把心底的厌恶去除。
    所以有时候,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
    或许是老天奖励程行从来没有跟姜鹿溪分在一个班的原因,这次他们不仅分在了一个班,而距离还是挺近的,程行的左手边就是她。
    在各自的座位上坐好之后,没多久,第一场考试的铃声就响了起来。
    齐书海跟于冬开始发起了试卷。
    而当于冬将试卷发到程行面前时,则是愣了愣。
    他也没想到,自己这一次监考的学生当中竟然会有程行。
    要说当了老师那么多年,让于冬觉得最为诧异的,可能就是眼前的程行了吧。
    当了那么多年老师,也教过上千名学生。
    其中有不少上学时成绩很差看走眼,最后踏入社会混的好起来的。
    但像程行这样,半年前成绩还差的一塌糊涂,是许多老师都讨厌的对象,半年后尚还在学校就取得了那么大成就,成为了许多老师都想要的学生。
    程行还是有史以来第一个。
    齐书海跟于冬将语文试卷发下去后,众人填好班级姓名之后,便开始做起了这张语文卷子。
    而当他们做了一两题之后,便发现这张卷子很难。
    不只是因为上次期末考试卷子太简单所形成的对比,而是这张卷子确实有不少的难度,因为高中的知识他们早就学完了,早在去年他们月考的时候,卷子所考的内容就是全年级的了,而这张卷子跟去年几次月考的语文试卷比,都要难上不少。
    特别是来到第三大题,根据下列诗句中的意思来填写对应的季节。
    第小一题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这一题并不算难,众人都写了出来。
    但是从第二小题开始,就渐渐变得难了起来。
    第二小题是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看到这一题时,如果按照以往的思路,姜鹿溪应该会提笔想一会儿,然后想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时,落笔写下春天。
    因为这两句诗的意思其实都差不多。
    而后者是指定描写春天的。
    但是此时,姜鹿溪看到这个东风后眨了眨眼睛。
    然后她便想都没想,就写下了春天二字。
    确定了的答案,就不用再去浪费时间。
    能多把一些时间放在写完后的检查和写作文上就多一点。
    不是人人都是程行,想要写出一篇不错的作文,还是需要一些时间思考的。
    第三小题是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姜鹿溪:“……”
    如果以前还要去想还要去思考这句没见过的诗词中的意思来去写这一题的答案的话。
    那现在,这一题同样不需要去想。
    姜鹿溪写下了夏天。
    第四小题是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这句不难,姜鹿溪写下了答案。
    第五小题,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酥未肯消。
    姜鹿溪:“……”
    第六小题,也是最后一题。
    这句诗里出现了青柳边,红菡萏和南风。
    如果是以前,姜鹿溪肯定会写春天。
    但这一次,姜鹿溪直接写了夏天。
    因为在程行去年期末考试所写的那篇文言文中,不只有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还有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如果说以前不知道,那么她现在是知道菡萏就是荷花的意思的。
    有南风和荷花,这一题便不再难了。
    轻松地做完这一题后她愣了愣。
    她发现这一大题里的许多诗词都跟程行有关。
    如果没有程行的话,她恐怕也会错上一两道题吧。
    比如最后一句,以及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酥未肯消那题。
    这两句诗,她都没有听说过,而且也不太好猜测季节。
    而其它一些也没听过的诗词。
    即便自己能够做对,但显然也没这么轻松。
    与她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整个安城一中理科三班的学生。
    哪怕是赵龙。
    有好几题他也同样做对了。
    赵龙做完后,还不忘笑着给程行伸了个大拇指。
    “程哥,牛。”
    “赵龙,你干什么呢?好好考试。”
    讲台上的余中道对他说道。
    赵龙,这个三班倒数第一的学生。
    余中道自然也是认识的。
    说着,余中道还走了下来,然后看起了赵龙的试卷。
    他看了看后,有些奇怪。
    这次的语文试卷,第三大题里有几道题,连他都觉得难。
    但那些看着比较难的题,赵龙竟然都做对了。
    这家伙该不会已经作弊抄了别人的试卷了吧。
    结果余中道又去赵龙附近的几个学生旁边看了看。
    发现他们都在抓耳挠腮,要么没做,要么都没做对。
    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难道赵龙这家伙也跟程行一样,也被打通了任督二脉,然后学习成绩开始跟坐火箭一样直线飞升?
    但是余中道又在赵龙旁边看了看。
    发现他下面的题写的都是错的。
    一个课本上学过的文言文,解释的狗屁不通。
    余中道懒得再看了。
    还好这货不是他们班的学生。
    不然余中道非得当场被他下面写的答案气晕过去不可。
    不会留在那里别写也行。
    答案写的跟没读过书一样。
    孙莹将这一题给做完后,也不由得的在心里想道:“这个程行,虽然挺可恶的,因为连鹿溪都觉得他可恶,那就肯定是很可恶的。但关键时候还是有些用的,要不是他的那篇文言文和在一个月前在讲台上所讲的东西,今天恐怕在这一题上错好几道题了。不过鹿溪也很厉害,要不是她在王悦老师的那节公开课上说了那句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酥未肯消,这一题自己也得错。”